《后E视野》
今日12时48分冬至,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冬至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也是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在民间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新年。冬至物候如何,各地的习俗有何不同,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今日12时48分迎来了冬至。
冬至为农历十一月中,“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上升才逼天气寒彻;太阳行至最南处,所以昼最短,夜最长。
古人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过后,白昼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是个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因此冬至又称“冬节”“交冬”“贺冬”“亚岁”“一阳节”和“消寒节”等。
冬至也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90秒了解冬至-
-物候天气-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短。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冬至这天开始“进九”。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美食-
南方汤圆
南方的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北方饺子
饺子相传是由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他在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给百姓吃,取名“驱寒矫耳汤”。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闽南姜母鸭
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一来驱寒强身,二来增加节日的和乐气氛,以讨吉祥。
江南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赤豆糯米饭的由来也有一个传说:古时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台州擂圆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
台湾九层糕
九层糕,是用糯米粉捏成的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
宁夏“头脑”
银川在冬至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还给起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羊肉粉汤由蘑菇和羊肉烹饪而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蒜苗、香菜,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杭州年糕
每逢冬至,杭州人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冬至吃年糕,寓意年年长高。
-冬至养生-
生活起居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容易病情加剧,患“中风”者增多,并且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冬至之时,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病人,要特别提高警惕,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防寒保暖,及时添衣,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以利血液流通。
2、合理调理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心境,情绪稳定、愉悦,切忌发怒。
4、进行适当的御寒练习,加强耐寒能力。
5、随时留意病情变化,医院检查。
饮食调养
建议首选温补类食物,如羊肉、鸡肉、牛肉、鲫鱼等,能给人体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对肾起到合理调养作用。
另外需增苦少咸。冬至人体肾功能偏旺,为防止肾水过旺,建议多吃苦味食物,如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核桃、芝麻、橘子、燕麦、薯类及各种豆类产品。
冬保三暖
头暖、背暖、脚暖,对养生很重要。
1、头暖:
头部若长期暴露在寒冷气候环境中,会使血管紧缩,全身肌肉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肠胃不适等症状,对于体质差的老人和小孩来说,外出时最好戴一顶合适的帽子。
2、背暖:
背与内脏相连,若寒气入侵,容易引起腰酸背疼、颈椎、腰椎等不适。建议外出可以加件厚的背心。
3、脚暖:
寒气易从脚下直逼人体内,引起人体呼吸道毛细管收缩,纤毛活动缓慢,容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等疾病。
-冬至读诗-
《小至》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冬至》
左河水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THEEND—
来源
灼见
本文责任编辑
慕溪
丨关于全球创新论坛丨
INNOVATIONDRIVESTHEFUTURE
“全球创新论坛”由北大后E促进会发起与倾力打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协办,汇聚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和创客,倾力打造全球创新思想的发源地、创新产业的聚集地、创新投资的新高地。
署名文章及插图版权所有。未取得联系的作者,请与本刊联系,即付稿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