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对从细食到大的云吞面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一勺鲜汤,半寸韭*四粒云吞,九钱面线这样一碗地道的云吞面却让很多人梦魂牵绕...云吞面又称馄饨面、细蓉、大蓉以煮熟的云吞和竹升面加入大地鱼、虾皮瑶柱、火腿熬成的汤底而成
一碗有故事的面
云吞面是广东的传统特色小吃,也是一碗有故事的面。一说最早源于广州,也有另一说法是从湖南传入的。
相传,当时一位湖南人在广州双门底(现在的北京路)开设了一间“三楚面馆”(三楚即湖南湖北一带),专营面食,其中就有云吞面。只不过那时的云吞做得很粗糙,基本上只有面皮肉馅白水汤。后来几经改良,以鸡蛋液和面擀成薄皮,包以肉末、虾仁和韭*制成的馅料,自成一派。
除了起源地存在争议之外,连出现的时间也是说不清楚。有记载说云吞面最早是,在清末民初广州西关一带出现。
但也有记载如宋代高怿著作的《群居解颐》一书所提到“岭南地暖……又其俗,入冬好食馄饨,往往稍喧,食须用扇”。不过,事实到底如何,是无从考证了~
via小胖球球球
云吞面有两个派别
云吞面没有很多分类,只有两种:广式云吞面和港式云吞面
广式云吞面
广州人爱吃云吞面,一碗上乘的云吞面,要有“三讲”:一讲面,必须是竹升打的银丝面;二讲云吞,要三七开肥瘦的猪肉,还要用鸡蛋*浆住肉味;三讲汤,要大地鱼和猪骨熬成的浓汤。小小云吞面,承载着丰富的本地元素。via种草拔草委员会主任
香港云吞面
云吞面是香港特色美食之一,也是香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早云吞以全猪肉制,所以称做“净肉云吞”。
现今经常吃的云吞面,多数是以鲜虾云吞制成,云吞材料有云吞皮、鲜虾、猪肉。
via泽一碗有灵魂的面别看一碗云吞面很简单但是做法却极其讲究从面、汤、云吞都有一套讲究的说法!
via《舌尖上的中国2·秘境》
竹升打的银丝面
面是云吞面的灵魂,广式云吞面的独特就在于一定要用竹升面!
面从面粉加鸡蛋做起,不放一滴水,这样做出来的面,才有韧度,吃到嘴里的时候,也才会爽脆清香。
via《舌尖上的中国2·秘境》
搓完面团后,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然后骑坐在竹竿那头,用脚一蹬一蹬,竹竿碾压着面团,还要一边压打一边移动,让面团受力均匀,渐渐变成一条摊开的毛巾。
via《舌尖上的中国2·秘境》
经过竹竿反复的碾压,拉好的面皮是半透光的。再刀起刀落,切下的面条便如银丝一样半透明,而且韧性十足~
?
via《舌尖上的中国2·秘境》
新鲜香甜的浓汤
云吞面的好坏,最主要是取决于汤底的味道。猪骨大地鱼熬成的汤底,新鲜香甜,却不呛喉。
大地鱼是比目鱼的干制品,不但要货真价实,更要是厚身金*的一级产品才好。先用炭火烤香,逼出油分再来煲汤才行。每天煲汤还要现烤,确保香气不丧失。via《舌尖上的中国2·秘境》而且顺序不能错,虾壳和大地鱼要先下,接着再下猪骨。汤底在大火煲开后转中火,香气出则转小火。其间要撇去汤面冒出的浮沫,才能确保汤的澄澈。
金鱼尾云吞
广式云吞拖着的小尾巴,薄中透光,像金鱼般游曳,未尝已讨喜。
via《舌尖上的中国2·秘境》
传统口味是三七分肥瘦肉,鲜虾馅则是八二分虾仁瘦肉。同时皆要加入新鲜磨好的鸡蛋、*姜、大地鱼粉和芝麻粉,清而不寡,鲜甜盈口。
via《舌尖上的中国2·秘境》捞起装碗传统广式云吞面,必不可少的还有韭*。洗净、擦干折成一寸半放入碗中,此为“寸半韭*”。via《舌尖上的中国2·秘境》同样在碗底埋伏的还有猪油,增香之余更能破除碱水味。via皮皮虾杀手云吞、瓷勺要全都隐藏在碗底,上面笼罩一层面,上来之后不见云吞只见面,才算是正宗。
有钱吃盒仔饭,没钱吃云吞面
吃一碗云吞面不花什么钱
但却能找到一种小时候的味道
又便宜又好吃的云吞面
去哪里吃呢?
坚记面店
via曾经小小少年广州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餐厅,地理位置跟繁华的上下九只有一条街区的距离,却非常的静谧,完全是一副老广的小日子景象。viavishal林院长
云吞面,面上来的时候还配了一碗面汤。面条筋到有口感,而且量很足。汤感觉是猪骨汤。云吞肉质很弹口。
viaVICKYC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