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顺九大农业特色产业魅力绽放 [复制链接]

1#

年,我市完成玉米调减发展替代高效作物29.04万亩,粮经比进一步优化到28:7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提升。

年,我市特色产业同比较快增长。预计全年蔬菜、食用菌、辣椒、茶叶、水果、中药材、肉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较上年增长10%、68.16%、10%、16.4%、15.1%、6.3%、15.77%、21.81%,可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计划任务,产业脱贫攻坚累计带动5.28万户、18.06万人次实现增收……

回望过去,我们斩荆披棘,克难奋进;放眼如今,千里沃野,生机勃勃。一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金刺梨、食用菌、辣椒、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9大特色主导产业谋发展,形成各县(区)现代特色农业“百花齐放”。

狠抓要素保障——农业发展炫彩夺目

普定化处镇水母河流域高效农业韭黄园区

韭黄收割季节,走进普定县化处镇水母河流域农业产业示范园,记者在园区核心区焦家村韭黄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忙着收割韭黄。

“我和村里的9个乡亲一起组成了生产小组,早上5点半就来割韭黄,今天总共割了两千来斤,工钱按斤头来算,小组效率高工资就高,最后分到大家手里的钱就多,所以大家都干得很起劲。”村民赵后廉说。

一旁的产业路上,另外一群人将割好的韭黄装车。“目前称重有多斤,装满一车的话有来斤,有时候一天我要拉六七车。”正在进行韭黄装车的司机说。普定韭黄主要销往贵阳、浙江、北京、重庆等省内外市场。

普定县将韭黄作为“一县一业”主产品,以水母河流域高效农业示范园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县韭黄产业向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营销品牌化方向发展,形成“贵州韭黄在安顺,安顺韭黄在普定”的产业格局,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普定县通过个合作社(村级公司)发展韭黄10万余亩,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带动贫困户户人增收。

辣椒丰收

十万亩韭黄为百姓铺就金色致富路只是我市狠抓要素保障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示范。年以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在安顺掀起热潮,我市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狠抓要素保障,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如何抓好产业选择?围绕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金刺梨、食用菌、辣椒、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9大特色主导产业,我市出台了特色产业推进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大力推进玉米调减发展替代作物种植,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据了解,我市年全年蔬菜种植万亩次(辣椒25.18万亩)、食用菌2.8亿棒、茶园48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8万亩)、水果90.2万亩(不含西瓜、草莓、刺梨)、中药材54.23万亩(含食药兼用)、肉蛋类总产量24.5万吨、水产品产量2.74万吨;烤烟完成收购7.48万担;粮食总产87.71万吨、油菜产量10.38万吨。

茶园一角

除了产业选择、我市紧紧围绕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接、基层党建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我市全面开展“千名农技专家下基层”活动,春耕秋种期间累计办各级示范点个25.55万亩,开展技术培训期,培训人次3.1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6.6万份。围绕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示范推广,我市开展绿色防控示范推广面积77万亩,开展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示范面积15.5万亩。通过大力推广“三权”促“三变”改革,全市“流转土地收租金、资金入股领股金、入企打工挣薪金、集体收益享利金”四条渠道带动农户18.87万人……

开春,西秀区、普定县等地的新茶陆续开采,风过之处,春茶飘香。

金刺梨丰收

盛夏,在镇宁自治县,大山里红彤彤的火龙果挂满枝头,金灿灿的蜂糖李萦绕山间,一片水果满山坡的喜人景象。

金秋,秋风拂过,全市各县(区)的金刺梨硕果累累,各地的百姓脸上溢满了丰收的喜悦。

……

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如影片放映,任四季更迭,我市农业毅然炫彩夺目。

延长产业链条——三产融合“智慧行”

大坝村欢歌载舞庆丰收

年9月23日,一场洋溢着丰收喜悦的农民庆祝盛典在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举行,打糍粑、剁辣椒、摘金刺梨……活动现场,精彩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节日散场,农民依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聚焦重点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大坝村充分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安顺特色金刺梨产业,同时推动农业产品深加工和农旅融合发展,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坝村的产业实力不断提升,初步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今,在大坝,金刺梨酒、蚂蚱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卖得火热,农家乐一家接着一家开,宽阔的村民休闲文化广场上孩童奔跑嬉闹,河塘林荫间,八方来客散步其中,纷纷夸赞着这个“别墅村”。

中药材产业

在关岭自治县,“关岭牛”全产业链发展布局初步构建,种草、养殖基地、屠宰加工、餐饮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加快了产业链条延伸。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活力大增。大坝村和“关岭牛”的成功正缘自我市农业部门积极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在旅游、文化、康养等方面功能的融合。

据了解,近年来,全市以亩以上坝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园区、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一带两区”为平台,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大力推进9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40个省级、83个乡级农业园区;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家;新增1个国家级、7个市级龙头企业,累计建成3个国家级、74个省级、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关岭牛生态保种场

同时,我市重点围绕安顺山药、白旗韭黄、关岭牛、金刺梨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一批绿色优质品牌,着力扶持发展百灵、柳江、聚福菌等一批农特品牌,品牌创建成效显著。全市累计申报农产品商标件、农畜地理标志产品23个(含农业、原工商、原质监认证),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万亩,绿色食品获证5个,有机产品获证31个,有效促进了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

推进“安货出山”——农民荷包鼓起来

安顺绿色农特产品(青岛)销售中心

新春佳节将至,百姓又在为购买年货而忙碌,在广州市,市民为购买到安顺的年货而高兴不已。

第三届“万企帮万村·消费扶贫”年安顺特色农产品广州年货节走进广州。此次安顺特色农产品广州年货节于年12月28日至年1月12日在广州市天河区华南植物园贵广绿谷创意园举行,共设置50个农产品展位,有来自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镇宁自治县、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经开区、黄果树旅游区的48家农产品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参加,为广州市民带来近个品种的农特产品,有力助推“安货出山”。

辣椒深加工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安货出山”工程,加强品牌宣传,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1+N”方式组团到重庆、北京、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开展集中推介活动,形成了我市“三农”工作积极主动、力争上游、增比进位的大好局面,让安顺农特产品走出去、行得稳、卖得好、不断档。市农业农村局在汕头、青岛、南昌、深圳等地开展多场农产品专题推介会,提升了安顺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认知度,为“安货出山”建立了良好品牌形象。今年以来,安顺已有多家次企业带着产品走出去进行广泛推介,在推介中实现直接销售额上千万,意向订单5亿元,拉动企业技改投入万元,带动近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

同时,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如茶叶、蔬菜等,我市持续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通过组织企业参加辣博会、茶博会、农展会等各类活动,以活动招商、以产品招商、以商招商,通过大招商、大项目促进农业大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农业招商引进项目资金51亿元,落地资金4.71亿元。

来源: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陈婷婷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