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这是我度过最漫长的一个寒假,好想早点开学,回到学校,见到老师和同学们。”
“爸爸妈妈,你们俩是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但在我的心里,你们俩是伟大的。”
“疫情过了,等着我们一家人不戴口罩去感受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
这是15岁中学生肖熊宇寒假日记里的摘抄片段。
肖熊宇的父亲肖灿是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两江公交公司路公交线路的驾驶员,今天是元宵节,肖灿和同样在路开车的妻子熊萍不能回家和儿子吃团圆饭,但他们已经收到儿子给他们的礼物——儿子为他们做的饭菜,香肠、韭黄炒腊肉和肉圆子汤,让两口子感动不已。
当肖灿把图片发在自己朋友圈后,引来几十位朋友点赞。“这么懂事的孩子,才是你们夫妻轻装上阵最好的后盾啊。”同事任女士评价说。
接受记者采访时,肖灿眼眶湿润了:“我这个儿子,真没让我操过心,倒是我们夫妻俩,对他的陪伴太少了。”
肖熊宇做家务已经接近10年,非常娴熟
“娃儿现在放假了空了就去买菜,帮我们做饭”
今年春节期间,受防疫的需要,个别线路的司机需要加班,肖灿和熊萍所在的路就在其中。路是从重庆儿童公园到轨道康庄站的往返路线,春节期间路队开始接受驾驶员的加班报名。
大家都知道,肖灿和熊萍是夫妻,他们俩无论谁报名,或者不报名,都在情理之中。“他们俩都是勤奋的人,在公交公司9年了,春节从来都是在加班当中度过的。”单位同事任凤告诉记者。
意外的是,肖灿和熊萍都报名了。
“父母都来重庆了吗?要不报一个,另外一个正常轮班吧。”调度员劝肖灿。
“我父母都在老家的,今年疫情需要,他们也不上来,我们也不回去了。”肖灿回答。
“谁给你儿子做饭呢?”调度员好奇,在他的印象中,肖灿的儿子还是个小孩子。
“应该说,他给我们两个做饭,娃儿现在放假了空了就去买菜,帮我们做饭,你看,我今天吃的炒肉丝,就是我儿子昨天给我做好的。”眼看同事半信半疑,报名那天,肖灿还特地把饭盒打开给同事看,里面整齐摆放的米饭、肉丝、青菜、咸菜,还有一盒汤,看得旁人好生羡慕。
“给父母做饭,其实也是我这个年龄应该做的事”
15岁儿子给开公交的父母做饭的消息就像长上了翅膀,很快,很多人都知道了肖灿儿子的故事。
8日上午,记者联系上当班的肖灿,他告诉记者,儿子今年15岁,在南岸区玛瑙中学读初二,孩子期末成绩非常不错,第五名。“我和他妈妈根本没时间管他学习,孩子的一切都靠他自己。”孩子小时候,婆婆爷爷在带,但老人家因为习惯了农村的生活,在城里住不了多久就想回去,“他们走了,孩子又要上学,不能跟着回农村,怎么办?”于是,从孩子6岁开始,只要有时间,他就教儿子做饭。“才开始,人还没得灶台高,拿个锅铲,我生怕他掉到锅里去了。”
结果儿子反而淡定地说:“爸爸,你要放手让我去试,我才能成功。”
切着手、被烫伤……这些儿子都受过。在读三年级开始,他学会了做饭,不但做给自己吃,还能做给父母吃。
此外,肖熊宇不但会给父母规划生活,还能规划自己的学习,每天的寒假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15岁的肖熊宇说话还有一点儿腼腆:“我炒菜炒得不好,但是爸爸妈妈工作忙,我能给他们做顿饭吃,其实也只是我这个年龄应该做的事儿。”
肖灿告诉记者,他和儿子有个约定,现在,他们夫妻俩披星戴月上班,儿子好好读书管好家,待到以后,儿子好好建设祖国,自己再和妻子当好他的后盾。
15岁的孩子不但给父母做饭,还能自觉学习
“我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主动坚守在岗位上”
早上5点半,肖灿和熊萍的闹钟响了,这9年,他们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醒。
洗漱后,牛奶和面包就是他们的早餐,午饭儿子已经提早准备好放在了冰箱里。
吃完早餐,肖灿和熊萍提着午餐包出门了,等电梯的片刻功夫,熊萍为丈夫整理了衣领。“口罩戴好,注意安全哦,现在安全最重要。”肖灿嘱咐妻子说道。
抵达北滨路的停车点,两人各自发动了自己驾驶的公交车,四周巡视一圈、进行例保……
肖灿拎着消毒壶开始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昨天收班时消毒了的,今天早上开班也要消毒,特殊防疫时期,每趟都要消毒。
从方向盘、座位、地板、椅子缝隙、车门、门把手到车窗玻璃都消了一遍毒。
7:30,第一班车准时出发,肖师傅就是这第一班车的发班人。
“虽然目前防疫形势严峻,我们不但要做好自身防护,还要为乘客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作为公交线路上的双职工公交员工,我又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主动坚守在岗位上,为市民出行提供保障。”肖灿说。
肖灿给车辆消毒
肖灿检查车辆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