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章继刚小韭菜成为农民增收大产业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病治疗好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525899.html

小韭菜成为农民增收大产业

文/章继刚

从靠天吃饭到日光温室韭菜,从传统栽培到盆栽,小韭菜做成了增收产业链。依托韭菜产业,营造“村在绿中、房在田中、人在景中”田园景观,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新活力,农民奔小康过上好日子。

种韭菜要依靠科学技术,进行合理栽培和科学种植。韭菜种一年可以连续收十年,到第二、第三年每年就可以收两到三茬。四川省泸县太伏镇大坪子村村民唐基强返乡流转余亩土地创办泸州鑫盛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拓宽发展思路,与批发市场和商超合作,足不出户就把韭菜送到了各大超市,今年韭菜年产量预计达万斤,收入近余万元,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脱贫致富。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韭菜大王”王毅从事韭菜产业20多年,带动村民一起种植韭菜,赤金镇已经建成日光温室座1.6万亩,户均达到2座增收棚,日光温室韭菜远销新疆、青海、河南等地,村民们富起来了。

看到韭菜的市场需求和冷棚韭菜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太本站镇建设农民村吴俊峰成立了建设村大年韭菜专业合作社,探索出“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方式,调动广大村民积极利用冬闲时间种植韭菜,为广大农户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让小韭菜成为建设村的重要产业。

太空韭菜产量高,一茬每亩能突破一万斤,种子供不应求。“中国韭菜太空育种第一人”刘顺德在河南省扶沟县办起了河南绿久韭菜科技示范园,年销售韭菜种子吨,出口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年销售额万元。刘顺德十分重视新品种培育、新技术推广和新工艺研发,先后注册“南北绿久”、“豫之韭”、“韭仙子”等49个商标和8个外观专利,提高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让贫困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联合省内高校、种植大户、销售商,让韭菜成为特色产业,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五里街镇吾东村积极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吾东村深挖韭菜文化,从种植到销售到文化,形成韭菜核心产业链。韭菜成了吾东村的网红产业,种植面积达多亩,年亩产3万多斤,总产值超过万元。在河南省共叶县任店镇,以韭菜产业种植为抓手发展村集体经济。月庄村依靠久星生物科技研究院的技术优势,连片种植1亩韭菜,建立韭菜科技园。每亩地两茬鲜韭菜约公斤,产75公斤种子,每年每亩可以达到10元收入,月庄村韭菜成功入选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富硒韭菜营养价值高,膳食纤维丰富,在市场上倍受青睐,能够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甘肃省岷县维新镇洮源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瞄准市场需求,利用维新镇土地含硒量高的优势,发展富硒韭菜种植大棚11座,一年可以为村民发放工资20多万元,维新镇易地扶贫搬迁的户贫困群众入股分红达10万元以上。

建设全国首个韭菜现代化加工基地、互联网销售平台,韭菜(*)种植自然呈现出的大田景观,被列为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精品环线大美田园景观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成都市创意农业名村郫都区安德街道广福村打通韭菜(*)全产业链,形成“一链三融”的产业格局。有多年的历史、被称为“韭*之乡”的广福村在“大美田园”中引入可食可景盆栽韭菜项目,深度挖掘院落孔明衣冠冢三国文化,着力将余家院子打造为集川西民居、特色餐饮、韭菜盆景、三国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川西林盘院落,发展以创意农业观光、特色餐饮为主的乡村旅游,开发了韭菜面、韭菜酒、韭菜粉等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全村每年增收多万元。建设九香园文化广场、“韭菜沟”田园综合体、有机科技示范园,依靠韭菜致富的村民家家都买了车,村里的别墅随处可见。

满足市民自然生态的消费理念,种植新品种、推广新模式、发展新,生态化、有机化、高端化、创意化、产业化让韭菜种植闯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发展之路。

(作者系中国创意农业理论创始人、《创意农业学》《田园革命》作者)

本文由章继刚原创,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