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宁一家回村务农记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洪虹通讯员王淑捷)“老宁,省工商联的马上到!”“老宁,鹿园谈合作的来了!”“老宁,镇长说带着设计师来看美丽屋场!”岳麓区雨敞坪镇的老宁,最近到处取经,洽谈客户,忙得像个陀螺。

老宁名叫宁治波,是土生土长的雨敞坪镇泉水湖村人,现任雨敞坪镇“红色企航”有机农业党建联盟副会长。十多年前,他家里开过药店,贩过饲料,卖过电器,城里的小日子过得也算红火。不知怎的,这些年,老宁一大家子六七口人,竟然回到农村,又过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日子。

“我是农村出身,还是做农民有味!”宁治波妻子何石玲的一句“有味”,道出了这家人回村的初心。如今,何石玲成了当地农业带头人,儿子宁进也打算今年大学毕业后,回村当个新农人,带领乡亲一起致富。

妻子:回村种地重塑“韭黄之乡”

老宁一家与黄土地的不解之缘,还得从何石玲说起。

时隔一年,记者昨日在雨泉合作社再次见到何石玲,她看上去仍娇小清秀,只是因日日奔走田间,原本白皙的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

年,在外经商的何石玲回雨敞坪探亲,发现因水稻效益不高,村里闲赋在家的老人、妇女都不愿意种,老屋周边农田抛荒严重。

“地荒了,多可惜!大家不种我来种!”可种什么呢?何石玲想到了韭黄。曾经,岳麓区的天顶、靳江河片区大规模种植韭黄,“韭黄之乡”名声在外,而长沙人餐桌上的韭黄大多来自广西、云南等外地,相比韭菜,韭黄至少能卖到8块多一斤——一番调研后,何石玲和家人商量,种韭黄这事儿,靠谱!

辗转广西、云南、四川等韭黄种植大省(区),考察市场、学习技术,年,何石玲投入近万元,流转10多公顷土地,请来老技术员,第一批来自四川郫县的韭黄种子撒入田间。

因首批产品青不青、黄不黄,达不到韭黄标准,何石玲吃了无数蔬菜批发市场的“闭门羹”。反复研究试验、请专家指导,终于在年,何石玲研究出了一套适合长沙本地韭黄生长的技术,成功实现了韭黄品质、产量双升。

“何石玲种韭黄种出点名堂了!”一时间,这个任性弃商务农的小女子,成了当地邻里乡亲们艳羡的种植大户。

丈夫:带头“结盟”助村民共同致富

“一亩地至少要投入一万元,短期看不到收益还有风险,亏了怎么办?”别看如今跟着何石玲赚钱的农户大几百户,可最初,面对她成立雨泉合作社带着大家共富的“邀约”,几乎没人心里有底——村民们认为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单打独斗不说赚多少,至少可以落个温饱。

看着不敢迈出第一步的乡亲,宁治波急了。他和妻子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手把手教大家种植技术,还垫了约5万元种子费,并承诺:亏了,种子钱一分不要。很快,40多户主动加入合作社,其中6户注册了农业公司。

雨敞坪镇是岳麓区乃至长沙市典型的农业大镇。83.7平方公里内,农田与丘陵交错。看着农户们积极性高涨,年,该镇成立“红色企航”有机农业党建联盟,打造总面积约公顷的有机农业科技园,让“满天星”聚成“一团火”。

“一个合作社有一个带头人,对农户的产品进行统购统销。”在大家的推选下,宁治波成为联盟首届副会长。28家农业企业“结盟”,还成立了花木、有机稻、水果、蔬菜和特色养殖五个合作社,流转土地近公顷,实现农业产值超4亿元,带动余户乡民致富。

儿子:试水电商要成最年轻的新农人

“湘润农业明天采摘草莓”“新卯茶油合作社提供茶油”“灰埠养鸡场的土鸡和土鸡蛋”……在雨敞坪镇农产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