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津广播
今日夏至
在6月18号晚上的“天津闪耀之夜”上
汪苏泷带来了一首
《忽尔今夏》
夏天的感觉
是不是来了~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我们将迎来
夏至
伴随着接天莲叶的碧绿
和映日荷花的鲜红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登场了
昨天
天津市气象台发布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今早
中央气象台发布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预计6月21日白天
天津等地有35~39℃高温天气
夏至科普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科普专家林愿介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夏至占据多个“之最”:是最早被确定包括春分、秋分和冬至在内的四个节气之一;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的一天;是北半球在一年中,正午太阳的地平高度最高的一天;是北半球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一天;是太阳运动轨迹的转折点,这天以后,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
二十四节气是把黄道分为24段,太阳在黄道上视运动每转15度定为一个节气。因为太阳在黄道上视运动并不均匀,所以各节气的时间长度也不相等。二十四节气属公历,各节气的公历日期相对固定,但会有1至3天的偏差。
“虽然从年至年的夏至都在6月21日,这表明大多数年份的夏至日都在6月21日,但也有可能在6月20日或6月22日。比如,年的夏至日是6月20日,而年的夏至日为6月22日。”林愿说。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鹿的角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蜩始鸣
夏至时,雄蝉开始嘶鸣,而为了这一个月,它需要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中药药材,因为夏天过了一半才开始在沼泽地或水田中生长而得名,有化痰止咳等功效。
夏至天气
夏至来了
天津也进入蒸笼模式
气温将继续冲高
防暑降温要做好啊~
6月21日星期二
上午:晴间多云;下午:晴转多云
夜间:多云转晴
微风,37到25℃
6月22日星期三
白天:晴转多云
夜间:阴转雷阵雨
西风3-4级转微风,35到23℃
6月23日星期四
阴
微风转南风3-4级,33到22℃
6月24日星期五
阴转多云
北风3-4级转4-5级,33到22℃
6月25日星期六
多云间晴
西南风3-4级,34到24℃
6月26日星期日
多云
东北风3-4级转微风,34到24℃
夏至习俗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民间传说,夏天吃热面,有“避恶”之意
而好吃的天津人
在夏至这天讲究捞面
如果说一顿捞面能成席的城市,除了天津,可能就找不出第二个了。为什么天津的捞面能成席?因为天津的捞面除了卤子菜码儿,还得有这四个碟的炒菜做配菜。天津四碟捞面分荤素,配菜分时令,讲档次。
因为沿海码头城市的地域特征,天津捞面的卤有着“咸”“鲜”为主的特点。常见的卤多以肉片、鸡蛋、木耳、虾仁等为主,但各家却又不尽相同,有时还会加入竹笋、香菇等时令蔬菜,甚至有的用海参打卤。
而这四个碟的配菜经过变迁,已经洗净铅华,最后沉淀为清炒虾仁、摊黄菜(韭黄鸡蛋)、糖醋面筋和韭菜香干四个配菜。
四碟的捞面,就是因着这讲究的配菜才变成了一种仪式的标志,不然,也就不过是一碗充饥的面条而已。
不过,咱天津可不只有三鲜打卤面。
天津卫的捞面有“五卤”之称,即三鲜、炸酱、西红柿鸡蛋、麻酱、花椒油。最有名的是这四个碟的三鲜打卤面,然而天津卫的炸酱面也毫不逊色。
老天津炸酱面讲究菜码齐全和各种佐面小碟,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匀称的小丁煸炒,再用甜面酱炸制,微甜口儿,拌匀了的面条囫囵着吞下,满口肉香,就一个字儿,迂!
想要吃的清爽,就来碗过了凉水的麻酱面,麻酱调匀,浇在面条和菜码之上,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淋上花椒油。当然,黄瓜如果不想切,整个嚼更爽快,这叫“牙倒”。
西红柿打卤面,一道菜,一把面,就能让你吃的忘却烦恼。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天津人喜欢的豆角拌面,总之就是“铁打的面条,流水的卤汁”。
天津的这碗面
绝对可以满足夏天饮食的所有需要,
既好吃又有营养
所以说天津人不光是爱吃,而且是会吃!
夏至养生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脾胃功能差,食欲不振,多吃苦味的食物有助于恢复脾胃功能,如苦瓜、芹菜、芦笋、苦荞麦等。
此外,夏季出汗多,体内水分流失快,影响全身供血,造成头痛、乏累,应及时补充水分,充分饮用凉开水、淡盐水、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夏季炎热,容易使人心烦气躁,要注意调整情绪,保持神清气和、心胸开阔、精神饱满、心情豁朗,适当休息和运动,做到“心静自然凉”。
夏至时节合理养生
要注意以下三点
▼
1
防止出汗太多
在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水边、树林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也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
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喝过多冰镇饮料,更不能立即用凉水冲澡,否则会引起水湿稽留人体,那便得不偿失了!
2
调息静心
《养生论》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在炎热的季节气候里应当调整呼吸,内心宁静,在心烦气躁、炎热难耐时,不妨意念中想象心中如有冰雪,这样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燥热感。
3
少吃油腻食物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应保持清淡为主。不宜食用辛辣、炙烤之品,以免助热化火;避免过多食用生冷瓜果而损伤脾胃;也不可食用油腻太过,以防其化热生火,在皮肤上生成疔疮。
夏至明媚的阳光提醒我们
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光亮如新的白昼
心怀热忱,认真生活
不负时光,不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