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2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节气如期而至。
小汉忽然突发奇想:小雪节气里,古代诗人们都在干啥?
于是,小汉钻到故纸堆里一番神游,不留神挖出这些料来。
看官,请上眼~
随新说丨节气与诗词-小雪篇04:40来自时间之声*庭坚画像
◎*庭坚:喝酒吟诗,心系春盘~
北宋时的小雪节气,诗人*庭坚在干啥?
北宋时一个冬天,小雪节气前,一场小雪悄[qiǎo]然而至。
眼看亭台楼阁换上白玉栏杆,诗人*庭坚(字:鲁直)非常高兴。
景色还在其次,食物才是他更大的心头好。
孟老夫子说“食色,性也”,人类对这“老两样”的需求,那可真是无休无止。
作为和苏东坡同流多年的资深“吃货”,*鲁直的肚子开始蠢蠢欲动。
他在打什么食物的主意呢?
竹笋。
竹笋
*鲁直知道:这场小雪会滋润到竹根,来年的竹笋定会长得肥美,做成“春盘”送亲友就寒碜[chen]不了。
什么是“春盘”呢?
古代有个风俗:立春这天,用韭*、果品、面饼等做成拼盘,送给亲友。
苏东坡有诗说“雪沫乳花浮午盏,蓼[liǎo]茸[róng]蒿[hāo]笋[sǔn]试春盘”(出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可见,笋在当时是春盘的食材。
小雪这一天,天色放晴。
虽是冬天,却不觉得寒冷。
*鲁直喝酒吟诗,作了一组七言律诗,跟朋友张秘校唱和。
这位名字奇怪的张秘校,小汉只查到曾担任信安判官。
除了*庭坚,他的名字还出现在司马光、祖无择等人的诗作标题里。
算是跟朋友蹭了不少热度。这些朋友,够义气~
小雪节气的亭台楼阁
扯远了,*庭坚的七言律诗其中一首这么写:
《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庭坚满城楼观玉阑[lán]干,小雪晴时不共寒。(满城的栏杆变得洁白如玉,小雪时天气晴好不再寒冷。)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竹子的根被雪水滋润,腊笋就会长得肥美,天气转暖后做成春盘。)眼前多事观游少,胸次无忧酒量宽。(眼前事情多,游玩的机会少;心里没忧愁,酒量自然就大了。)闻说压沙梨己动,会须鞭马蹋泥看。(听说压沙寺的梨花开始萌动了,到时候骑马踏泥看梨花去。)
中国诗词大会书籍全八册精选月销量¥6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陆游画像
◎陆游:栖身草堂,举家食粥……
南宋时的小雪节气,诗人陆游在干啥?
相比*庭坚的悠闲自在,晚年的陆游(号:放翁)日子非常清苦。
年夏天,78岁的陆放翁复出已经一年,发觉收复中原无望,于是辞官回到山阴老家。
一个月后,小他15岁的辛弃疾(字:幼安)来拜访。
辛幼安闲了8年,正要去绍兴当知府大人。
两位豪放派诗人神交多年,却是第一次见面。
一个春风得意,一个心灰意冷,根源都在同一人。
(到底是谁呢?说来话长,其实并不重要~)
辛弃疾画像
见放翁家境贫寒,辛幼安想要帮忙买田筑屋,被拒绝了。
在“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放翁心里,除了收复中原,其它事都已无所谓。
这次会面,离陆放翁写绝笔“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相隔不到七年。
在生命里的最后七个寒冬,陆放翁和家人住在草堂里,每天吃点清粥充饥,床上御寒的毡子破旧不堪。
小雪节气
在南宋时的一个小雪节气,陆放翁写下这首诗:
《初寒》陆游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重阳节后,一直在下雨;小雪节气前,寒意已经很明显。)拾薪椎髻[zhuījì]仆[pú],卖菜掘头船。(梳椎髻的仆人在捡柴,卖菜人乘着简陋的小船。)薄[bó]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zhān]。(全家人喝薄米做成的粥,空床上放着破旧的毡子。)身犹付一歃[shà],名字更须传?(身体只剩下一口气,名声又何须传扬呢?)
飞花令每天一首好诗词精选月销量¥79.9¥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戴叔伦画像
◎戴叔伦:幼年对佳句,晚年愁岁寒……
中唐时的小雪节气,诗人戴叔伦在干啥?
先来说说戴叔伦(字:幼公)是谁。
一位大唐田园诗人。
也许你想不起他的诗句,却觉得这个名字耳熟。
那是因为,你听过他当神童的故事。
一天,老师带他出去游玩,到了白店看见公鸡,老师出上联:
“白店白鸡啼白昼”;
小叔伦一路苦思冥想,傍晚时到了*村,一只狗突然跑来救场,于是他对出下联:
“*村*犬吠*昏”。
这幅下联,比他后来的两百多首诗更出名。
可惜,神童成年后仕途坎坷,自称“愁人”,晚年自请归隐,当了一名道士。
小雪节气
中唐时期的一个冬天,戴幼公在窗前看书,天下着小雪。
一片片雪花没有引起他欣赏的兴致,一阵阵刺骨的寒意却驱之不散。
于是,他写诗记下了这一幕。
《小雪》戴叔伦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luán]。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好了,*庭坚、陆游、戴叔伦三位古代诗人“小雪那些事”爆料完。
今年的小雪节气,你想做点啥?
我是小汉,陪你读书。